把优缺点看成特点

本文共1601字。
展开

本周的一些感悟,分享给你们~

1 把所有优缺点看成特点

前几天朋友和我说感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好孤独,觉得这是自己的缺点,更喜欢群居而无法独处。

我说:这只是你当下的一个状态,谈不上缺点。

图片

图片

这种状态确实会以优缺点的形式展现,我们习惯把不喜欢的特征看成缺点。

优缺点是可以转化的,比如独处的优点是更容易向内观察自己,生发出一些更需要思考的本质问题。

为什么自己会不开心?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?这种想法在和别人疯玩的时候是不会自动从心里冒出来的。

同样,喜欢社交的人,相比内向的人,其优点是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喜爱和赞许,能够给别人带来欢乐与放松,可能更容易获得世俗(中性词)的成功。

不过不是说外向的人就不必独处,内向的人就拒绝社交。这样太极端了,极端容易思想扭曲、动作变形。

外向之人,social 太久了也会累;内向之人,孤僻太久了也希望和朋友聊聊天。

我们可以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做调整:比如30%独处,70%社交…

最近很火的 MBTI 性格测试,别把它当作标签贴在自己身上,它只是一个倾向性测试,而不是决定性测试。

它不代表 I 人(内向的人)就不能 E(外向)。

只能说明

  • 此时此刻测出来的 I 人当下更擅长独处,在独处的时候更容易获得能量;
  • 此时此刻测出来的 E 人当下更擅长社交,和朋友在一起更容易获得能量。

但不代表 I 人就不需要朋友啊,和同频共振的朋友相处一样能获得能量啊。

而为什么有的 I 人那么 I,可以理解为目前它是由 90% 的 I ,和 10%的 E 成分组成的,不代表它不可以 E。

很多人觉得我还蛮 E 的,但我其实是个 I 人,可能我的 I 成分只有 60%,E 成分有 40%。

还可能我就是想撕掉自己身上的 I 标签,做个不被定义的人。(噗笑死)

所以只是大家的倾向程度有所区别。

不要担心自己是 I 人融入不进团队,也不要担心自己太 E 无法学会和自己相处。

不过这确实引申出来一个社会现象,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会和自己相处了? 有机会再深聊吧。

我隐约感受到其中一点原因是人们不喜欢思考,越独处越容易生发出思考生命意义的本质问题,但这要想清楚是非常困难的,于是人们选择不去想。

2 把问题当成课题去研究

我所有推文写下去的动力源泉都是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课题化,把它们当做有趣的现象来研究。

首先一定要保持好奇心,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,而且是很多很多人都会遇到的现象。

比如

把问题当成课题,是为了跳脱出来,用第三视角看自己,会看得更清楚。

而且我发现把问题写下来,抱着研究心态有神奇缓解负面情绪的功效…

3 产出/产能平衡(P/PC balance)

最近在看公司送的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,还蛮受启发。

比如对于效能的定义,之前只是简单觉得只要有产出、有结果,没打水漂就可以了。

而书中对效能的定义是:产出/产能的平衡。

什么意思?

书中提到我们总喜欢一味追求产出和结果,而忽略了产能的重要性。

伊索寓言里有一则关于鹅生金蛋的故事。

农民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鹅,每天下一个金蛋,但随着日益增长的财富使农夫变得贪婪又急躁,早已无法满足每天只能获得一个金蛋的量。

为了能够快点把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,农夫竟异想天开地把鹅肚子剖开,却发现肚子里一个金蛋都没有。

鹅死了,他再也无法得到金蛋了。

这里作者把****产出比作金蛋,即资产;把产能比作鹅,即拥有生产的资产或能力。

图片

在生活中,「重蛋轻鹅」的人数不胜数。

通过熬夜完成工作的我们,就像是那个把自己的健康一点一点斩杀的农夫。甚至有时我们并不是为了完成工作,而只是在熬夜刷无谓的短视频。

一味的工作产出,而不提升自己,是怠慢了产能,终将会枯竭;一味的阅读而不践行/输出,也是怠慢了产出。

  • 注重产能的人,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,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运动上,是为了未来能够活得更有质量;
  • 注重产能的人,会定期打扫自己的房间和桌面,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和心情好好工作和生活。

注重产出和产能的平衡,短期来看好像是在浪费时间,但长期来看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、更从容。

END

每周六固定更新

个人成长|学习思维|心理知识|生命体验 

如果你想关注(监督我更新)的话

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公众号二维码.jpg

云不见推荐你阅读!

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给「无聊」大学生一些不成熟的人生建议
情绪管理 | 这个方法真的能帮我摆脱抱怨情绪